Jiadong Wu
  • Portfolio
  • Blog
  • Gallery
  • Lab
  • GitHub
  • About

QQ

6/27/2017

1 Comment

 
自从有了微信以后,QQ是很少再去碰了,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没有在手机上安装QQ,一方面是因为实在是太懒,另一方面也不清楚现在还是否有人在用QQ,觉得装了也不会去用。前一段时间收到提醒说QQ账号在国内某个莫名其妙的地方登录了,于是赶紧下载了QQ,修改了密码。

早就听说这个年代,零零后玩QQ,中年人发朋友圈,文艺青年写豆瓣,理工男刷知乎。那写博客的谁,大概都是老古董了吧。不过也无所谓吧,发朋友圈,写知乎专栏,心中想必是有些目标阅读人群的,这些人中肯定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是熟知的,所以对于我这种喜欢社交“社交蜗居”的人来说,还是有一些压力的。博客就不一样了,除了一些偶然通过搜索引擎进来的匆匆过客,大概也不会有人发现这里了。首先这些过客们不知道我是谁,甚至也可能根本不认识中文,当然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大家唯一的缘分就是搜索的关键字,唯一的通道是搜索引擎中的<a>标签。其次他们不用保证说一定要看什么,我也不会去要求他们停留多少时间,或许是转瞬几秒钟就离开,亦或许是留下一则匿名留言,大家讲究的都是缘分。

似乎说开到博客去了,再回到QQ,又一次登录QQ,原以为联系人应该大部分都是灰色的未登录,出乎意料的是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好友还在线。和QQ相比,在线这个概念似乎在微信里面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微信几乎是完全取代了手机短信,基本只要手机开机,有网络,你就是时时刻刻在线了。与24小时全天候在线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社交压力,在之前用QQ时如果忘记回复,还可以搪塞给对方说“没有在线”,现在用了微信这个理由也就说不通了。微信里的好友也和QQ中的不尽相同,相比于微信联系人中的大叔大妈,三大姑七大姨,QQ中好友几乎就是同学和一些网友。微信几乎就意味着真实生活,所有生活中的关系网几乎无一例外的投影在了微信的联系人中,而QQ中的好友和现实生活就相对遥远些。另一方,QQ APP界面也一改桌面版的眼花缭乱,变得清晰简约,现代大方,相比之下一向以轻量化自标的微信倒是显得有些过于繁复古板了。所以,无论是从UI上讲,交流的方式以及社交对象上,微QQ的老路,而深陷其中的我们也不得不承其之重。话说QQ,微信的愚见,大家使用习惯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权当是看看罢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是QQ的好友动态,活跃的除了一些营销账号就剩下我几个上初高中的表弟表妹们。他们一个个起着一些在我看来有些非主流的名字,在繁简字混杂中间还不忘插入几个诡异的字符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例子我就不举了,我想大家也都看到过。但是细细一想,自己几年前不正也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嘛,好像网名中不带个繁体字就显得自己很没文化,不把好友分组搞得花里胡哨就不舒服;也许并不是弟弟妹妹非主流,而是我们自己的青春已经悄然逝去,那段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的时光已然一去不复返。

从小学申请QQ,初中开始使用频率逐渐提高,到了大学才逐渐转移到微信上来,QQ一路陪伴了我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当年风靡的QQ宠物现在也不知道躺在哪一块硬盘中,情窦初开的聊天记录应该已经早已泯灭,同桌分享的寒暑假作业答案也许早已删除,QQ空间中幼稚的文章依在,QQ陪伴着我们的青春,或多或少记录下了我们的年华,一部QQ史,就是我们的青春史。


1 Comment
EQ link
12/8/2017 02:34:51 pm

蛮喜欢QQ的。。我第一次接触网络的时候,QQ已经一直陪伴着我。。

Reply



Leave a Reply.

    Archives

    April 2020
    January 2019
    November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June 2017
    September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Categories

    All
    Git
    Https
    Interview
    IOS
    JavaScript
    OA
    Personal
    Web

    RSS Feed

Keep Coding, Keep Living.

  • Portfolio
  • Blog
  • Gallery
  • Lab
  • GitHub
  • About